為了提振台灣低迷的生育率,行政院將在八月推出新版托育補助政策,其中「準公共化托育補助」是一大重點。政府與符合條件的居家式托育(保母)、私立托嬰中心、私立幼兒園簽約,使之成為準公共化托育機構的一環,孩子交由他們照顧的家庭可得到政府補助。
雖然政府設立收費低廉的公共化托育機構,但供不應求,許多家庭因搶不到公托而負擔私立托育機構或保母的高額費用,政府在公托與私托輸送帶之間加入「準公共化托育」這一環,可幫助到部份搶不到公托的家庭。
準公共化托育補助依家庭經濟情況而變化,以下分A、B、C三種情況解釋:
A:0~2歲幼兒交由簽約的準公共化機構照顧的家庭,其綜所稅率20%以下者,每人每月補助6000元,若為第三胎(含以上),補助增至7000元;為中低收入者,每人每月補助8000元,若為第三胎(含以上)補助增至9000元;低收入家庭補助1萬元,若為第三胎(含以上)補助增至1萬1000元。
B:到了2~5歲讀幼兒園的階段,若孩子就讀準公共化的幼兒園,教育部將依據幼兒園的收費標準補助業者,使一般家庭每人每月僅負擔新台幣4500元,若為第三胎(含以上),再降至每月3500元;中低收入戶與低收入戶免繳費。幼兒園這個環節的新政在八月於六都以外的縣市辦理,明年8月才全面實施。
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紙張輸送帶,達到在傳送帶輸送切割後的紙張時,對紙張去塵的目的。一種紙張輸送帶,包括旋轉軸、套設於旋轉軸的去塵帶,所述去塵帶上開設有用於灰塵掉落的漏孔,去塵帶內表面、外表面抵觸設有用於清除去塵帶灰塵的毛刷。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去塵帶在輸送切割後紙張的過程中,紙張上的灰塵經去塵帶位於旋轉軸上端的漏孔向下掉落,抵觸於去塵帶內表面、外表面的毛刷在去塵帶移動時清除掉落下的灰塵、以及吸附於去塵帶外表面的灰塵,使去塵帶輸送切割後的紙張時,對紙張去塵。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去塵帶包括多根等距分佈於旋轉軸的條帶。通過條帶等距分佈,在不影響去塵帶輸送紙張的情況下,增加了灰塵下落空間,從而提高了去塵帶去塵的效率。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漏孔於排、列均等距分佈於條帶。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漏孔於排、列均等距分佈於條帶,使紙張在輸送過程中的可下落的區間分佈均勻,減少部分紙張上大面積的灰塵不能下落的情況發生,進而提高了去塵帶去塵的穩定性。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毛刷抵觸於且位於旋轉軸下端的條帶。通過採用毛刷抵觸於且位於旋轉軸下端的條帶使毛刷在工作時不影響紙張的輸送,同時,使刷落後的灰塵直接落向地面,避免灰塵再度落於去塵帶上。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毛刷包括抵觸於條帶內表面的上刷、抵觸於條帶外表面的下刷。抵觸於條帶內表面的上刷可清除從旋轉軸上端下落的灰塵,而抵觸於條帶外表面的下刷可清除吸附於條帶上的灰塵,避免條帶外表面上的灰塵在輸送紙張時,重返於紙張,進而消弱了去塵帶的除塵效果。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毛刷位於旋轉軸下端去塵帶的輸出端。通過採用上述技術方案,使毛刷在清除去塵帶上的灰塵後,直接在旋轉軸的作用下進行輸送紙張,避免上端掉落的灰塵下落于已經清理的去塵帶上。
C:若選擇自行照顧嬰幼兒,不將幼童送至任何托育機構者,政府會補助「育兒津貼」,八月上路的新方案將擴大發放補助,只要綜所稅率20%以下的家庭,且未領取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者,0~4歲幼兒每人每月補助2500元,若為第三胎(含以上)增至3500元。須注意的是,0~2歲育兒津貼新方案將於在八月實施,2~4歲的新方案輸送帶則於明年八月上路。
行政院長賴清德舉例說明新政策,以一般家庭0~2歲的孩子來看,留在家裡由家長自行照顧,每個月補助2500元(C的部份);若送到公共化托嬰中心,依現制每個月補助3000元;若送到準公共化的私托、托育保母,補助6000元(A的部份)。
2歲以輸送機上的孩子,一般的家庭若將孩子送到公共化的幼兒園,依現制每個月須負擔新台幣3500元;若將孩子送到準公共化的幼兒園,每個月須負擔新台幣4500元。若是中低收入戶或低收入戶的家庭,不管將孩子送到公共化或準公共化的幼兒園都免繳費(B的部份)。
2~4歲的孩子,有些家長選擇不送至幼兒園,而是交由保母或私托,這方面的補助目前政府仍在研議。